OpenAI一键「吉卜力化」,造富了一群加密猎手
近日, OpenAI 为ChatGPT上线了一项新功能:输入任何图片, AI 都能将其转化为「Studio Ghibli(吉卜力)」动画风格。
一夜之间,无数用户在ChatGPT中输入“Ghiblify me”或“像 宫崎骏 电影一样画我”,或者将那些经典表情包进行“吉卜力化”。
OpenAI CEO Sam Altman 也在X平台上发了自己的 Ghibli 风格头像,这种梦幻、温柔的宫崎骏画风迅速刷屏,社交网络仿佛陷入了一个“动漫化平行世界”。
特斯拉CEO马斯克发文支持:"Theme of the day”。
宫崎骏的梦幻世界撞上meme炒作:600美金变20万美金
加密世界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仅在48小时内, Solana 链上涌现出 Ghiblification 、 TotoroCoin 、 SpiritedAway 等数十个蹭热点的代币。最疯狂的$Ghibli(Ghiblification)币从0.00005美元飙至0.02美元,这意味着早期玩家只需投入100美元就能瞬间变成百万富翁。
还是熟悉的味道:没有白皮书、没有官网,只有一张风格讨喜的代币图标,和一个蹭上热点的项目名。就是这样,它点燃了crypto社区的情绪。
推特账号@0xfacairiji 似乎是这波行情中的“幸运鹅”。他写道,自己只是“试着买了600U”,没想到$Ghibli突然被大V们注意到,价格疯涨,他的仓位最高变成20W U,翻了上千倍。
他并不是什么知名KOL,却因为这条经历复盘贴流量爆炸。
这不是孤例,整个加密社群开始涌现出类似的故事。不少人涌入 Telegram 群组、DEX页面和Reddit讨论,“你买了吗”“什么时候卖”“还有哪个Ghibli系代币?。
我们很难用传统金融逻辑解释这一幕。
这场memecoin狂潮,与其说是对某个项目的信仰,不如说是一次集体情绪的释放。
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memecoin市场持续低迷,交易量跌超50%。而Ghiblify的视觉美学+OpenAI的技术热点+两位科技大佬的推波助澜,恰好填补了情绪真空。人们不在意“这是不是一个有用的项目”,而是只关心“有没有人买,有没有涨,有没有人跟”。
艺术家与投机者–割裂的世界
在Reddit的加密板块,Z世代们正热烈讨论“如何提前埋伏下一个Meme币”。一位网友晒出用AI将女票照片转成吉卜力风格的教程,评论区立刻有人追问:“求代币合约地址!”
但艺术社区却是另一番景象。Ghibli工作室创始人宫崎骏曾在2016年的纪录片中公开表示:“AI是对生命的侮辱。”
而如今,他的视觉风格却被AI模仿并无偿扩散,甚至成为crypto圈炒作的噱头。
作家Brian Merchant发文痛斥:“用宫崎骏的心血为AI公司引流,这是对大师的二次伤害。”
一群手绘师发起联名抗议,要求OpenAI公开训练数据来源。更讽刺的是,吉卜力官方X账号的评论区被Meme币广告占领,一条“买GHIBLI送NFT头像”的推文竟获得上万点赞。
加密圈内部也在撕裂。曾火爆一时的meme币CHILLGUY,市值一度超6亿美元,如今已经跌去95%。Ghibli系代币中,已经有人爆出团队设置隐藏税、黑洞合约、无法卖出等陷阱,许多追高买入的用户最终变成了接盘者。
那么,这场Ghiblify风潮有没有积极意义?
这要看你怎么理解加密文化。
如果说过去的DeFi是关于效率和规则,那么memecoin更像是“情绪价值”,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的金融化——就像“只因你一句话,我就愿意投一笔钱”。
它可能荒诞、可能短暂、甚至可能泡沫,但它真实地捕捉了时代的某种变化:对叙事的追逐、对逆袭的幻想。
风终究会停。不论你是在这波Ghibli币中赚得满钵,还是隔岸观望,或者已经“被Ghiblified”成韭菜,都值得在热潮中保持一点清醒:
当刷到晒“XX天赚到A7”的持仓截图时,请记住:数字可能是AI生成的,KOL的承诺可能是精心设计的剧本。加密市场的魔幻背后,藏着无数个等待收割的陷阱,所有FOMO都可能是高点,大部分财富故事背后都藏着无数沉默的反面。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 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加密货币价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