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变
行情交易合约跟单BOT理财Web3
Base负责人认可的中国开发者,是如何all in链上经济的|Base Builder Talk

Base负责人认可的中国开发者,是如何all in链上经济的|Base Builder Talk

BlockBeatsBlockBeats2025/02/05 07:19
作者:BlockBeats

如果我们陷在过去的叙事里,就看不到新叙事带来的可能性

加密热潮下 Base 以其惊人的成长速度和创新能力迅速崛起为以太坊 L2 生态中的排头兵,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无数开发者、建设者和社区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亚太地区最关注 Base 生态动向的加密媒体,为更好地洞悉 Base 生态背后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机遇,BlockBeats 特别策划了「Base Builder Talk」专栏,邀请深度参与并积极建设 Base 生态的亚洲团队、开发者与社区贡献者,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与独到见解,希望借助这一系列专访,让更多人了解 Base 的社区韧性与无限可能性。


Base负责人认可的中国开发者,是如何all in链上经济的|Base Builder Talk image 0

Base 协议负责人 Jesse 称支持中国开发者是 2025 年的首要任务


第一期 BlockBeats 邀请到了前段时间刚刚被 Jesse 转推的 Onchain 研究员 183Aaros.base.eth,从传统经济学到链上经济学,他以独到的辩证思维与实践经验,向我们展现了 Onchain 世界的「生产—消费—再消费—再生产」新范式。在对话中,Aaros 提及了对「赛博现实」的理解、对链上经济学的跨学科思考,以及对 Base 生态构建的热情。透过他的讲述,我们或能管窥 Base 在塑造链上经济结构、催生新应用形态中的重要意义。


以下为采访全文内容,便于阅读有所整编:


BlockBeats:请做一个简单的自我背景介绍,为何开启加密之旅?


Aaros:我在英国读经济学本科,硕士是 investment banking,2018 年在一位法学院助教的推荐下加入了一家对冲基金,主要负责帮他们筛选加密项目。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真正进入了加密货币的「兔子洞」。


Base负责人认可的中国开发者,是如何all in链上经济的|Base Builder Talk image 1

图源:Aaros 个人网页


虽然当时传统金融界对加密行业还比较保守,但我个人非常看好加密货币的前景。出于对货币和逻辑一致性的思考,我当时买了不少 Cardano 的代币。后来回国后我又做了一段时间传统金融的工作,主要是行研、IPO 市场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也一直在持续投资加密货币,2021 年加密牛市拿到第一桶金后辞职 all in Web3。


BlockBeats:那谈谈这些年你的加密经历,为什么选择 Base 生态?


Aaros:我个人主要的项目是 Onchainomics,2018 年到 2021 年是一个阶段,那个阶段是我行研、投资、交易、经济学框架的初步搭建阶段,然后到 2022 年我的几个合伙人加入进来以后,结合哲学、爱欲经济学视角,加上我之前的传统经济学视角和交易指标体系,结合起来有一个一以贯之但十分复杂的核心预测体系。


Onchainomics 是这个框架下的一个子部分,其实有非常多的概念和预测尚未表述。选 Base 是因为看到 Jesse 的口号「build a global onchain economy」,这句话非常符合我这些年来的愿景和使命,这就是我要的东西。


在 Onchain Summer 期间,Jesse 还提到 Buildathon 中 builder 可以不只是 coder,它也是 creator,也是 community builder,都可以参与进来,而且很重要,这样的格局深深吸引打动了我。虽然我也会一点代码,但是我所长是经济学和行研,在 Web 3 里完全由我独立开发一个立体的项目还是比较困难;听到 Jesse 说了这样的叙事后,我感觉好像我也可以参与,很喜欢它的叙事,我想更多的参与到这个生态里面去,贡献我的力量,就是非常纯粹的一种想法,想和大家一起玩,那你也允许我一起玩,我就来了。


BlockBeats:过去一年 Aaros 有很多篇获奖论文,可以先跟我们聊聊你平时写作的灵感来源,以及自己的工作方式。


Aaros:灵感来源主要是前面说的核心预测体系,结合热点、理论下放。我工作方式上有一个矛盾,就是核心预测体系绝大多数人直接看不一定看得懂,学科跨度比较大,但实际上每个读者能看得懂的面向也来源于这些核心预测体系。


Base负责人认可的中国开发者,是如何all in链上经济的|Base Builder Talk image 2

Aaros 的 Paragraph主页


Onchain 为何物?拆解链上经济学


BlockBeats:你如何理解 Onchain?它是把现实世界搬到链上吗?


Aaros:我们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理解,用辩证法把现实和虚拟这一对命题解构再重构。传统会认为现实和虚拟是对立的,但是突破点在哪?比如说美团,它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呢?在这里好像这个命题就会有点被解构,你从哪个方向想好像它都对,都不对,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辩证法。


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赛博现实」——不是虚拟或现实这个二元对立,而是一种崭新的现实、新的范式。像加密、Onchain、Agent 这些叙述,如果观察它们对消费和生产的影响,都不是二元对立的。


如果我们陷在过去的叙事里,就看不到新叙事带来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要用赛博现实的定义去把它往所谓的现实靠。那么这个命题里面就不存在纯粹虚拟这个事情,因为虚拟的也是现实的。所以 Onchain 也是一个赛博现实的实现方式。


BlockBeats:聊完 Onchain 之后我们来谈谈链上经济学,你自己在网站对它的定义是融合了区块链经济学、代币经经济学还有传统经济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请拆解一下这个概念。


Aaros:它的概念被包含在 cryptoeconomics 里面,开始的出发点是这样,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看清楚 Onchain 和 Offchain 虚拟和现实这一对关系,所以我用了一种比较分类学或者范畴上的方式去定义它,但实际上没有给出一个本体论地位,只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学科之间的 gap,然后我们把这个 gap 描述了出来。


传统宏观经济学不太关注链上经济活动,跟进得比较慢,MIT cryptoeconomics Lab 贡献了一些论域,但仍然没有全力推进。另一方面在链上,因为以太坊开发者们比较注重密码学,所以整个行业有一种把博弈论当作整个 cryptoeconomics 主线来研究的风气。


单纯的博弈论研究、Tokenomics 研究我个人觉得是比较狭隘的,诸如 Base 生态这类众多链上活动出现后,整个市场正在产生更多的新经济活动,很多是没有学者去研究的,我们一开始的出发点只是发现了这个 gap。后来我们为这个 gap 找到了一个类本体论的地位,就是它是真正全新的东西,不只是虚拟,也不只是现实,它是「赛博现实」。


BlockBeats:作为参与加密经济的个体,有哪些我们需要知道的常识?


Aaros:不要刻舟求剑的使用现代工业主义、生产主义,并不是产得越多越好,生产力是一方面,生产结构、生产关系、消费结构、收入结构是另一方面。全球生产过剩实际上是需要去创造需求,创造真的需求也好,假的需求也好,只要你能够消化这个矛盾,都算是一个助力,这个经济体就会给你一定的地位和回报。我觉得和 Base 的文化也比较相近,注重消费这一端,而不是生产那一端。传统的经济学更多的关注在怎么提高生产效率,但我们现实所处的周期可能是:如果没有消费需求,一切无从谈起。


BlockBeats:你觉得什么是消费?参与链上经济,mint NFT 或者是什么?


Aaros:对,参与进去,engage,然后普通个体可以更多的去消费这些东西。


BlockBeats:只消费,通俗来说,那个体在链上如何挣钱呢?


Aaros:钱是货币,在生产-消费这个范式里面,货币是一个中介环节,其实消费不只是花钱。比如说 Capital 不只是钱,也是技能,也是你的认知。所以要自己去建构,但是建构你需要有趁手的工具,这个 building 不是 produce,它是一种建构新叙事、新场景、新生活的结构。


比如再举一个例子,AI Agent 你去用它是一种消费行为,当然你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端,利用 AI Agent 生产一篇文章是一种生产行为,但最开始你去学它、使用 AI 服务,首先你是消费者参与到了循环中,你的环节是先消费(使用),进到这个浪潮,然后你才知道你在 AI 之上能够去 produce 什么东西。


Onchain 的「生产-消费」新范式


BlockBeats:Jessie 最近发了个动态,说两个 AI agent 帮他买了个披萨。Aaros 可以谈谈在这个新范式里面,AI 和人类共同参与链上经济的生产消费环节。


Aaros:我觉得 Jessie 已经完美诠释了那个范式,他用这样的消费行为诠释为什么消费重要?为什么消费场景重要?为什么创造消费重要?


我们的原始范式指的是 production function,它是 production(生产),然后是 consumption(消费),以前我们总想着生产消费是两端的,而新的方案是 p 到 c' 再到 p' 再回到 p。也就是说,传统的方式之后会有一个 c',这个 c' 我之前在 Notes 里写的是「to create」。Jesse 用两个 AI agent 合作点披萨这个行为的发心就是那个 c',它不只是一个消费行为,而是一种构建全新范式的创造,所以叫「to create」。


Base负责人认可的中国开发者,是如何all in链上经济的|Base Builder Talk image 3


可能理解起来有点复杂,p' 相当于是你在制造 c' 之后,会想我该怎么去优化这个 c' 里原来设想的各个环节?首先是 get things done,就是把事做了,把披萨买了,但其实很多小环节并不完美,只是个 demo,但创造了这个消费场景,其后 p' 就是把这个消费场景上的各个环节去做完善,但实际上这又不是 production,这是一种生产效率的提升,这并不是去解决「买披萨」这个 P 领域的问题,而是在解决「两个 AI Agent」这个 P' 领域的问题。


这有点像造母机,母机是机械行业里去生产轴承的那个机器的机器,这个 p' 的含义就是机器的机器,你要生产下一代的赛博经济体或者加密经济体,就要先把母机造好。比如 Base 的 OnchainKit 就是一种造母机的行为,包括以太坊一天到晚强调 infrastructure,它也是一种母机的方式——先是有人想象到了,或者是做到了一种 c' 的 demo,他知道这个东西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叙事,全新的消费场景,然后再去批量制造能够支撑消费的母机。


BlockBeats:说到造机器的机器,你给我发的那个 Base Builder House 计划,也算是一种造这个机器的行动对吗?


Aaros:嗯对,706Creators 的发起者 Shirlene 来找我,她之前在 Solana 和 Sui 都做过 hacker house,然后这次就来找我想做一次上海和深圳的 builder house,大家一起形成合力去把中文区的 Base 生态建设起来,所以我们就想在 2 月份干一场 building creating and living 活动。


Base负责人认可的中国开发者,是如何all in链上经济的|Base Builder Talk image 4


BlockBeats:那它最后的产出形式是什么呢?


Aaros:最后的产出方向就是 10 个项目能够 Onchain,有一些 Demo onboarding Onchain,通过这个 build house 让在 Base 内的中文社区小伙伴们有一个更紧密的连接,能够像英文的 Base buidler 社区一样 builder 之间互帮互助。


Base Builder House 报名链接


BlockBeats:有一种声音,觉得美国这帮创业者完全不懂怎么做应用,Onchain 就是重复造轮子,把大众点评、滴滴搬到链上有什么用呢,你怎么看?


Aaros:我们可以 link back 到刚才我说那个范式,这不是大众点评再来一次。比如 Jesse 的行为,他是在 c',他的关注点并不在于 p 这个东西做得多好,不是怎么更快买到披萨的问题,而在于去创造新的 c',另一个事情是马斯克宣扬要做的事情也是 c' 到 p'「to create」、「to produce」。


BlockBeats:意思是不从偏实际的角度去考虑,而在于一种创新。


Aaros:对,叙事或者思维上的创新,之后下一步才是我们又开始像以前没有美团,我们再重新造一个美团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 2017 年所谓的万物上链叙事就在第一个 p 那里,但现在的 Onchain 它在 c'/p'这个位置,这是不一样的地方,更多的就在于货币思维的不同,货币作为等式中的重要中介让需求发生改变。


BlockBeats:那这些需求是怎么产生的?或者说现在需求足不足以去产生那些应用呢?


Aaros:c' 可以再用一句话来直观的感受,就是「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那个去 choose 的人做的就是 c'。不在于我们去月球的宇宙飞船造的怎么样,而是「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这个决定,这个信仰。


以太坊需要关注「大生态」


BlockBeats:这两天以太坊基金会陷入了舆论风暴,我们可以往外聊聊整个以太坊生态。你作为同时深度参与 OP 和 Base 两个生态的建设者,这两个生态目前有何不同?然后 L2 War 目前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已经有胜者为王的迹象还是说处于一个没有见分晓的阶段?


Aaros:最近这个事情我有跟踪,我既同意 Vitalik 这种关注核心 Top Developer 的态度,然后另外一边社区要求更多的透明、公开、marketing 什么的,这个我觉得也是合理的。


OP 和 Base 其实一直都很紧密,因为 Base 就是 OP Superchain 的发起之一,现在也有很多 Base 的专家在 OP 各委员会担任顾问。Base 现在也是上交排序器费用最多的 L2s,这方面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胜者为王的概念。Base 它对 Solana 还有其他一些优秀生态也是比较开放的,不是闭门造车的状态,非常欢迎生态之间的合作。


倒是 OP+Base 和以太坊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更紧密一些,以太坊对于 L2s 的支持,今年是有改观的,比如说 L2s 之间的互操作性,EF 也发起了一些活动去支持,也有一些 EIP 支持这一方面的改进。


BlockBeats:Vitalik 刚刚发布了一篇文章,里面传播最广的观点是他开始说要巩固以太坊作为更大的以太坊经济体系的主要资产,就是鼓励 L2 去支持以太坊,然后还要分配一部分费用返还给 L1,比如销毁永久质押或者收益捐赠这些,可以理解为 Vitalik 有一点急了,有了内忧外患的感觉吗?


Aaros:其实能够看到整个以太坊生态这几年,2.0 升级之后非常注重 Tokenomics、MEV minimal 之类的议题,可是整个大的生态、不同 L2 之间,cross-ecosystem 的 macro、microecon 鲜有让在乎。比如不对称信息这个在微观经济学里显而易见的话题,这个是在 ETH 2.0 时代就可以被预见的事情,却要等到矛盾爆发之后再回头修补,这个是可以提升的地方。


BlockBeats:可以怪罪为以太坊基金会的不作为吗?


Aaros:我觉得这是去中心化容易导致的一种盲点,就是大家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擅长的地方就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去做,但这是正常的。当然我也不会乐观的认为目前研究者们会从 microecon、技术主义转向一种总体注意或者重构主义的视角去关注 Macro。


BlockBeats:为什么呢?


Aaros:所谓 mass adoption 是需要到传统经济去桥接、onboarding 的,但目前为止只看到一些口号或者 marketing 的东西,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或是组织在关注这方面的推进。实话说其实生态里也有不少人觉得我这个东西不是研究。他们会觉得你没有研究 MEV minimal extraction 之类的话题,没有关注技术细节或者那些看似很技术的问题,那个才叫研究,我这种 narrative 或者模型视角,他们不觉得这是研究。


BlockBeats:你觉得需要为自己正名吗?


Aaros:我们就是一种类本真主义的研究,只是看到了我把它说出来,是否有受众、读者是否能看懂其实和我们的理论暂时没什么具体的联系。


BlockBeats:2024 年热点轮换的很快,2023 年其实我觉得还好,Friendtech 能炒半年,从 Blast 开始每一个热点两个月都已经算很长了。在这种节奏下,你是怎么稳住自己的节奏,找到心法,搭建自己的框架呢?


Aaros:这个可能是 INTP 的天赋哈哈哈,内倾逻辑为主,逻辑体系完整才罢休的一种思维模式吧,建议可能就是尽量关注一些在范式转换之后仍然有效的定律。


BlockBeats:推荐三位最欣赏的研究员。


Aaros:都柏林大学商学院的 Paul Dylan-Ennis 教授。然后是罗老师(0xLuo)、屏风老师,他们嗅觉灵敏、行事纯粹,能给到我一些非常好的脱水知觉。


BlockBeats:那你怎么定义自己?


Aaros:我自己的认知是引擎发动师。


BlockBeats:什么的引擎?


Aaros:历史的引擎。我在 Farcaster 有过一篇置顶,就是 go to the very edge of history,大概就是这些东西,这就是自我定位。


Base负责人认可的中国开发者,是如何all in链上经济的|Base Builder Talk image 5

0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PoolX:锁仓获得新代币空投
不要错过热门新币,且APR 高达 10%+
立即参与!

你也可能喜欢

“反抗”特朗普?前美国官员警告:美国或与沙特陷入石油价格战!

尽管特朗普希望大幅扩大钻探规模,但巨头们更担心全球油市日益严重的供应过剩……

Jin102025/02/05 20:56

特朗普接管加沙言论“引爆”中东!沙特带头抵制

阿拉伯世界对特朗普发出的美国接管加沙的计划感到愤怒和沮丧……

Jin102025/02/05 20:56

又一大行“撕报告”:预计美联储今年只降息一次!

美联储2025年的货币政策路径仍然高度不确定……

Jin102025/02/05 20:55

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Cynthia Lummis

根据X上的一篇文章,该文件为美联储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指南,他们负责审查申请和发布

币界网2025/02/05 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