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快速買幣市場交易合約BOT理財跟單
Alliance DAO創辦人對談:聯準會左右為難,比特幣明年將再上漲

Alliance DAO創辦人對談:聯準會左右為難,比特幣明年將再上漲

PanewsPanews2025/04/22 16:00
作者:Panews

來賓:Imran Khan,Alliance DAO 創辦人;Qiao Wang,Alliance DAO 創辦人

播客來源:Good Game Podcast

原文標題:Trade War & The Markets | EP 74

重點總結

Imran 和Qiao 坐下來討論貿易戰和市場,為創始人提供直截了當的加密貨幣洞察。

精彩觀點摘要

明年可能對比特幣和風險資產來說是個好年份。

  • Qiao:我目前沒有對比特幣做任何操作。因為我的成本基本上是零,而稅率大約是30%。所以我必須非常確定比特幣會下跌30% 才會選擇賣出,而我並不這麼認為。
  • Imran:我在上次反彈時已經賣掉了所的股票。我只是打算觀望。我目前只持有比特幣、Solana、Fartcoin 和一些加密貨幣。 Fartcoin 表現得相當不錯,我覺得那是個避風港。
  • 聯準會的雙重任務是促進就業和控制通貨膨脹,而不是影響市場價格。
  • 我對美國股票的未來持悲觀態度。
  • 我最擔心的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潛在的軍事衝突。
  • 比特幣在某種程度上兼具了納斯達克的成長性和黃金的避險特性,所以預計表現會不錯。
  • 如果情況真是如此,我認為在拜登政府下,可能會出現某種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衝突。而在川普政府下,我不確定他是否會特別關注台灣問題。
  • 中國在船舶、汽車、太陽能等許多硬體製造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而這些在戰爭時期尤其重要。美國在過去幾十年中逐漸失去了這種能力。
  • 如果關稅的目的是把製造業帶回美國,那麼關稅可能不是最佳策略。更明智的做法是投資這些產業,確保本國的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具有競爭力,而不是透過關稅損害自己國家的產業,這是一種零和博弈。
  • 一旦企業開始使用你的AI 產品,他們就不太容易轉向其他產品,因為企業鎖定程度更深。

Movement Labs

Imran:

看到Movement Labs 的公告了嗎?

那個0x balloon lever 的帳戶在過去六個月裡一直在談論Rushi 和Movement,涉及一些內幕交易、操縱代幣價格以及與可能不太專業的做市商合作的事情。我不清楚具體細節。在中國的一次活動中,發生了一些事情,許多參與空投活動的人感到非常憤怒,結果導致Movement 主辦的活動被中止。然後這件事迅速傳開。許多網紅開始討論Rushi 在代幣發行上的不當處理。幾天前,Rushi 突然宣布他將暫時休假,但不是永久的。目前我們還不知道更多細節,如果你想聊聊這個話題的話。

Qiao:

他賣掉他的代幣了嗎?

Imran:

我們還不清楚,但你知道,OM Labs 或OM,關於做市商和創始人的資訊揭露不夠充分,交易所也是如此。所以很多代幣在Twitter 上看似不錯,但其實可能是人為製造的。

Qiao:

OM怎麼會在一分鐘內下跌90%?

Imran:

沒有明確的解釋,但有人從市場上抽走了大量代幣並出售。

Qiao:

是做市商還是某個特定的人?

Imran:

有人指責Laser Digital,這家公司位於東南亞。他們聲稱沒有參與此事。但Hasie 和其他幾個人提到,實際上沒有透明的框架來說明代幣是如何上市的,以及做市商的情況,許多領域現在相當不透明。因此,人們可能被誤導去購買代幣,而這些價格並不反映市場的實際價值。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的情況。

市場討論

Imran:

還有什麼想聊的嗎?我們已經討論了所有內容了嗎?市場?好吧,我們來談談市場。我們之前稍微提到過,我們可能會看跌S&P 500。那麼,我想我們可以聊聊你現在持有哪些資產?

Qiao:

其實我在賣股票。每次市場有較大的反彈時,我都會賣掉一部分股票,但我仍然持有之前提到的那些股票:Google、台積電和PDD。

我確實很擔心戰爭。所以我賣掉了更多的台積電,而不是其他股票。當然,我最大的持股是比特幣,但我對此沒有太多可以操作的。我認為比特幣仍然會作為S&P 500 和黃金的混合體進行交易。最近,比特幣的表現基本上介於S&P 500 和納斯達克之間,實際上是介於納斯達克和黃金之間。因此,我目前沒有對我的比特幣進行任何操作。我不能輕舉妄動,因為我的成本基本上是零,而稅率大約是30%。所以我必須非常確定比特幣會下跌30% 才會選擇賣出,而我並不這麼認為。這就是我的持倉情況。

Imran:

我在上次反彈時已經賣掉了所有的股票。我只是打算觀望。我目前只持有比特幣、Solana、Fartcoin 和一些加密貨幣。 Fartcoin 表現得相當不錯,我覺得那是個避風港。

我覺得所有流入避風港的資金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發生了一些事情,就像Pepe 的情況。如果你還記得Pepe,那是類似的市場動態,不過當時是熊市。隨著我們走出熊市,如果你記得的話,我們的市值從大約3 億漲到了,我賣掉了一半,然後漲到了大約30 億或40 億。所以這和當時的動態相似。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就看看市場會如何發展。

市場預測

Imran:

之前我們對S&P 500 持樂觀態度,因為我們在節目中多次提到。

Qiao:

我並不是非常看漲,我確實看多,但上漲幅度非常有限。

Imran:

我們都認為情況很好,我們是看漲的,但這是在川普攪局之前。我們在一開始時對加密貨幣非常看好,但我們確實感到疲憊。我在年初的第一期節目中提到過,你也提到過,雖然我們看漲,但我們感到疲憊。這通常意味著你應該賣出,但我們並沒有賣出,因為我們是加密貨幣領域的堅定支持者,對吧?我們喜歡在市場波動中堅持持有。

Qiao:

短期來看,我對美國股票持悲觀態度,而對比特幣則沒有特別明確的看法。因為比特幣在某種程度上兼具了納斯達克的成長性和黃金的避險特性,所以預計表現會不錯。不過,我不確定比特幣具體會表現如何,但明年可能對比特幣和風險資產來說是個好年份。

加密貨幣監管

Qiao:

我覺得這很讓人頭疼,因為Massari 在2017 年就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對吧?已經過去8 年了,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比如說,誰擁有什麼代幣,誰在賣它們?根據證券法第5 條,如果你是某公司的主要股東並出售股票,通常需要立即揭露,通常是在一天或兩天內。每當巴菲特出售他持有的公司的股票時,我總是會收到SEC 的披露郵件。我認為這個數字超過了10% 的股份。有這些規定是有原因的。

Imran:

我同意。我認為市場的無許可性質導致了缺乏足夠的監管框架,沒有人真正承擔起這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責任。據我所知,他們甚至討論過我們應該有季度收益報告的流程。每個季度,我們應該召開一次電話會議,回顧我們做了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並提供一些關於我們認為市場和公司將如何發展的前瞻性指導。

Qiao:

加密貨幣的好處是你可以每天做這些,而不僅僅是季度。是的,因為一切都在鏈上。如果有人出售他們的內部股份,這在鏈上都是可見的。你只需將地址與所有者的身份關聯起來。這樣,你就可以即時獲得自動揭露。這是傳統金融無法做到的,這也是他們需要做季度報告等的原因。

Imran:

那麼問題就變成了,誰來承擔這個責任?這是像位元組跳動這樣的公司會做的事情嗎?還是像Jupiter 這樣的公司會做?或者說這更像是自我監管的形式?

Qiao:

這是我們七年前與Massari 進行的對話。不幸的是,事實證明這不是新創公司能夠解決的問題。像當時的Massari 只有5 個人。這應該是大型交易所和其他產業頂尖玩家共同解決的問題。不幸的是,這並沒有發生。這絕對是位元組跳動、Coinbase 和其他公司的責任。

Imran:

我很好奇這將如何運作。必須在交易所、做市商和創辦人之間建立某種聯繫,才能讓這一切發生。但我認為在川普政府下這不會發生。

Qiao:

我前幾天在想,如果加密貨幣最終失敗,那將是對自由市場最大的質疑。因為在傳統金融中,你可以說,由於有監管、SEC 等,市場並不是完全自由的。確實有一個中央計劃者來製定一些規則。而在加密貨幣中,我們沒有這些規則。是的,可能這些規則實際上是必要的,100% 完全自由市場可能並不是理想的做法。也許應該是90% 自由,10% 需要集中計畫和監管。

Imran:

我同意這一點。我確實認為應該有一個適度的監管層次,來規範IPO 或ICO 的處理方式。

加密貨幣投機性質的影響

Imran:

這可能是因為加密貨幣通常不被視為可靠的投資,顯然是因為它的投機性,這反過來影響了我們的整體形象。因此,高品質的人才可能不願意進入這個科技產業,因為他們看到發生的一切。如果你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槍擊事件,你真的會對改變未來的世界感到興奮嗎?可能不會。但是如果你說穩定幣,並且以那種方式框架它,你說:「好吧,我們是加密貨幣,但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是穩定的。」

Qiao:

這不是一個完美的類比,但感覺就像四年前Web3 從加密貨幣中分化出來。而且,比特幣的極端支持者一直試圖避免與加密貨幣關聯。所以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是兩個互相排斥的概念。而現在穩定幣也與加密貨幣區分開來。

Imran:

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你知道,對於像矽谷這樣的高端人才來說,他們可能會更願意加入這個次產業,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工作與傳統的加密貨幣區分開來。 「哦,我不是在做加密貨幣,我是在做穩定幣。」

Qiao:

我不太確定,因為他們對穩定幣的理解相對容易。即使比特幣對許多人來說也不容易理解,但穩定幣就像是金融科技的延伸。它基本上是金融科技2.0,涉及支付和匯款,是傳統技術人員幾乎都能理解的東西。

Imran:

是的,這就是我所說的敘事。我對此並不擔心。如果我們能實現這一點,可能對整個加密貨幣產業都是有利的。

貿易戰

Imran:

在貿易戰方面,我們看到很多有趣的事。川普今天才在推特上說,我們可能很快就會與中國達成協議,然後市場就上漲了。

標準普爾500 指數上漲了0.79%。昨天,我聽了鮑威爾在芝加哥的講話,當時有人問他,聯準會是否會幹預股市,大家都笑了。鮑威爾回應說,雖然大家希望聯準會介入,但我們認為經濟表現良好。實際上,我認為在未來幾個月,市場正在努力消化這些新資訊。在此之前,市場將處於不確定的狀態,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因此,在一切明確之前,我很難做出決定。

Qiao:

他試圖施加壓力。

Imran:

我不贊同這種施壓方式。鮑威爾說,市場正在消化所有資訊。如果市場仍然處於波動狀態,那我做出任何決定有什麼意義呢?我對此表示同意。

Qiao:

從技術上講,市場並不是聯準會的雙重任務之一。

Imran:

聯準會的雙重任務是促進就業和控制通貨膨脹,而不是影響市場價格。

Qiao:

但你可以看到,這正在成為聯準會關注的一個面向。即使這不是他們的授權職責,也很有趣。不過,總的來說,貿易戰的情況。

Imran: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Qiao:

我認為貿易戰的結果對企業、消費者和市場的影響比預期嚴重得多。過去幾週,散戶仍在「逢低買進」。你怎麼看?你和周圍的人聊過嗎?我覺得人們仍然期望聯準會會拯救市場。他們一直在買入,幾乎沒有放棄的跡象。這是一方面。同時,美國股票仍然非常昂貴。即使假設未來獲利保持不變,為什麼不呢?因為關稅會影響獲利。但即便如此,美國股票目前的本益比仍然在24 左右,這在歷史標準上是非常高的。

Qiao:

我對美國股票的未來持悲觀態度。我對美國股票的前景非常不樂觀。雖然短期內可能難以預測,但我認為在三到六個月內,市場會逐漸意識到這些問題。

Imran:

我認為市場會在所有事情最終敲定後才會有所反應,因為目前有太多不確定因素。人們期望一旦川普宣布達成協議,我們將迎來V 型復甦,對吧?一切都會恢復正常。人們可能會撤回先前的決定,進行一些調整。但他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可能已經因為所有政策變化而受到影響。即便在短期內,這種影響也需要時間來恢復。

Qiao:

我認為損害已經造成,商業信心和消費者信心已經受到心理上的影響。這意味著消費者在支出上會更加謹慎,因為不確定性太多。企業也是如此,他們無法進行大規模投資,因為無法預測一個月或三個月後的關稅水準。因此,大家都會減少支出,無疑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關稅達到10%,如果你考慮一下,10% 不是一個小數字。是的,關稅是10%。但它不是針對最終商品的價格,而是針對生產成本的,這比對最終商品價格的10% 更糟。如果你的企業利潤率是10%,而成本突然上漲了10%,那麼你就無法獲利了。

有人發布了一張圖表,顯示即使是10% 和20% 的關稅水平,實際上已經接近霍利- 斯穆斯關稅法案(Hollis-Smoot Tariff)在1920 年代末和1930 年代初的水平。這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最高的關稅水準。

Imran:

美國的玩具價格自此以來上漲了80%。所以你買的三美元的玩具,最後花了七十美元,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平均汽車價格將上漲15%,這意味著平均增加了7,600 美元。此外,每個家庭的年度開支將額外增加3,800 美元,僅僅是像雜貨支出這樣的平均成本。這些都是人們尚未意識到的,實際上已經受到影響的事情。

貿易戰策略討論

Imran:

那麼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的策略是什麼呢?我看過很多分析和評論,一些我關注的交易員和宏觀經濟專家認為,美國的策略可能與斯科特·貝松(Scott Besson)的觀點相似。他在財政部的目標可能是遏制中國的發展,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強國,位居第二,並可能超越美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可能試圖阻止其他國家與中國進行貿易。他們希望創造一個多極化的世界,利用美元在全球商業和貿易中的地位,作為一種安全保障,吸引其他國家更多地與美國進行貿易,而不是與中國。例如,他們試圖以越南為例。我認為越南剛剛轉向與中國合作。

他們也嘗試與日本及其他國家進行交易。這只是一個例子。如果成功,中國的GDP 可能會下降,迫使中國屈服於美國的壓力。這就是一些人的看法。你怎麼看?

Qiao:

如果這是他們的目標,那麼實際執行與此完全不符。因為川普迄今的行動不僅讓中國感到不滿,也讓美國的所有盟友感到不安,包括歐洲、日本、韓國等幾個與中國接壤的國家。現在,這些國家至少在嘗試,或公開表示願意與中國談判,以減少彼此的報復性關稅。例如,西班牙已經開始以大幅降低的關稅向中國出口豬肉。

我在新聞中看過這個,雖然我不清楚具體數字。韓國和日本也有類似的情況。中國、韓國和日本這三個國家在歷史上關係緊張,但現在他們必須以某種方式合作。至少在公開場合是這樣的。越南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因此,實際的政策執行與聲明的目標不一致。在我看來,更可能的情況是根本沒有明確的策略。川普似乎只是憑直覺行事,沒有經過深思熟慮。這種策略與我對川普作為商人的印像一致,他喜歡虛張聲勢,製造不確定性,從一個大的要求開始,然後逐步退讓。這種策略就像是初學者的談判藝術。總的來說,我認為這種策略真的很糟糕,比人們預期的要糟糕得多。

貿易戰對全球關係的影響

Imran:

我認為這場貿易戰將對全球產生深遠的影響。顯然,美國股市可能會受到非常負面的影響。

我注意到,有人在推特上提到,現在許多人首次在投資組合中增加了歐洲股票、黃金和比特幣的比例,作為一種新的投資策略。

Qiao:

我最擔心的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潛在的軍事衝突。

Imran:

你認為局勢會發展到那種程度嗎?

Qiao:

我的意思是,經濟困難可能增加軍事衝突的風險。如果真的發生衝突,很可能是在台灣海峽。在關稅問題出現之前,我估計未來三年內美國與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發生軍事衝突的機率大約是25%。然而,經過這次關稅和不確定性事件後,我認為這個機率可能會上升到50%。

Imran:

如果情況真是如此,我認為在拜登政府下,可能會出現某種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衝突。而在川普政府下,我不確定他是否會特別關注台灣問題。

Qiao:

但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不想顯得軟弱。這是一個合理的考慮。我不確定美國會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但我認為中國與台灣之間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會大幅增加。

Imran:

這是一個合理的觀點。如果是這樣,那麼,地區性衝突可能不只發生在台灣和中國,這可能對全球關係、商業和貿易造成災難性的影響。是的,我只希望他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經歷一次溫和的經濟衰退,然後就可以忘記這一切。

貿易戰對新創公司的影響

Imran:

那麼,這場貿易戰對本地新創公司有什麼影響呢?我覺得,例如我們可能很難吸引到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創業家。你有什麼看法?

Qiao:

你不覺得如果經濟放緩,創投也會隨之減緩嗎?這同樣會影響創投市場,因為風險市場通常會比公共市場晚幾季反應。

Imran:

我認為這也取決於我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進展。因為現在人工智慧非常熱門。你知道嗎,我剛剛做了一個快速的數據分析,查看了過去兩批YC 新創公司的情況。我想知道這些公司在展示日後的平均估值是多少。結果顯示,人工智慧新創公司的平均估值約為2,200 萬美元。這個數字對我來說相當高,對吧?理想情況下,你希望這個數字在1500 萬美元左右。而2,200 萬美元的估值,在沒有任何產品甚至最小可行產品(MVP)的情況下,顯得特別高。我覺得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上升。

所以我確實認為我們正接近一個轉折點,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領域,情況可能會改變。特別是考慮到像OpenAI 正在進行的項目,Winsurf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沒有任何產品的情況下,除非他們擁有某種網絡,否則誰都無法確保安全。

OpenAI 嘗試收購Windsurf

Imran:

昨天在聊天中提到,OpenAI 曾經試圖收購一家叫Windsurf 的公司,大約30 億美元。 OpenAI 兩次接觸Cursor,但被拒絕了。於是他們轉而收購了Windsurf。

你可以把OpenAI 看作是一個L1,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建立應用程式。擁有最多應用程式的公司會擁有最好的模型,這樣就能吸引更多人使用產品,幫助他們開發更多應用程式。這樣理解對嗎?

Qiao:

我想到兩點。首先,到目前為止,OpenAI 還沒有開發出最佳的編碼模型。他們一直在努力,但Anthropic 可能在程式設計領域更具優勢。 Cursor 和Windsurf 可能也在使用Anthropic 的模型。對於OpenAI 來說,他們確實想要開發頂級的編碼模型,但這需要大量的資料。

那麼數據從哪裡來呢?你可以透過購買一些專門提供資料標註的公司的數據,例如Scale AI,來取得編碼數據。但另一種取得資料的方式是直接從Cursor 或Windsurf 取得。因為當你使用Cursor 和Windsurf 進行編碼時,你實際上是在為這些平台提供資料。你會提示、請求代碼建議並接受這些代碼,對吧?作為用戶,你接受了建議。這其實就是對模型輸出的一種標註。這幾乎就像是帶有人工回饋的強化學習。因此,這些數據非常有價值。這就是OpenAI 想要這些數據的原因。這也是他們試圖收購Cursor 卻被拒絕的原因,現在他們收購了OneServe。這是我想到的第一點。

第二點是,這些大型AI 實驗室可能在關注市場的發展方向,也就是使用者在哪裡,他們的興趣點在哪裡。他們可能擔心基礎模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商品化,這和加密貨幣的情況有些相似,對吧?基礎層可能會逐漸商品化,而應用層將會捕捉大量的價值。因此,透過收購已經擁有大量用戶的應用程序,例如Windsurf 或Cursor,他們可以鞏固自己在應用層的地位。因為ChatGPT 就是一個應用,對吧? ChatGPT 是建立在各種OpenAI 模型之上的應用。但他們想要更多,他們想要編碼應用,也許未來還有其他東西。所以我認為他們的收購策略就是這樣的。

OpenAI 作為超級應用

Imran: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超級應用程式。你應該看過OpenAI 在社交領域探索的公告。它幾乎就像一個綜合平台,可以體驗各種形式的AI,不論是用於編碼的工具,還是用於生成照片和視頻來創作內容和故事的工具,甚至是幫助你理解日常事務的一般智能,就像你用Google 搜索的那些東西。這種發展方式很有趣,因為可以說,OpenAI 每推出一個新產品,就在逐步取代數百家專注於特定領域的新創公司。即使在我們自己的領域,我們也專注於一個非常具體的細分市場,例如圍繞加密貨幣建立應用。我們認為由於加密貨幣的特性,這裡有一個獨特的機會。但你可以說,很多這些東西可能會被更大的公司取代。

Qiao:

實際上,YC 的一半新創公司幾乎都在說,每當一個新的基礎模型出現時,他們的想法就不再可行了。當然,他們可以隨時調整方向,但新的基礎模型一出現,他們目前的想法就失去了效用。

對AI 公司的投資

Imran:

另一個有趣的現像是,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那張圖表,上面展示了像Index Ventures、A16Z、LightSpeed 等創投公司對主要AI 公司的投資情況。圖表顯示,這些創投公司對這些新創公司通常進行了兩到三次投資。而Vinod Khosla 在早期階段只投資了一次,那就是OpenAI。

Imran:

有趣的是,我昨天與Founders Fund 進行了交談。他們在AI 領域只進行了一個投資,主要是OpenAI。他們還有一些小的投資在其他特定的AI 公司,但那非常小眾。當我和他們談話時,他們提到Peter Thiel 不想在AI 上過度投資。他認為這一切都會像網路泡沫一樣被蠶食。因此,他非常明確地告訴團隊,不要過度關注AI,因為這讓他想起了網路泡沫。

Qiao:

我記得他大約半年前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我在“All In”節目中看到了那次採訪。是的,他確實提到了AI 和網路泡沫之間的相似之處。

Imran:

所以他在最近推出的新基金時再次重申了這一點,強調他們現在不應該在AI 上投入過多。

AI 與加密貨幣新創公司的對比

Imran:

可以說,現在市場對AI 的關注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共識,競爭也異常激烈。假如你認為加密貨幣領域的競爭已經很激烈,那麼你應該看看AI 領域正在發生的事情。在我們目前的批次中,有幾家AI 新創公司,而每家公司大約有25 到50 個競爭對手。

Qiao:

我覺得現在AI 領域的競爭和擁擠程度可能比加密貨幣新創公司高出好幾倍。

Imran:

我感覺加密貨幣領域在某種程度上變得不那麼統一了。

Qiao:

實際上,在過去兩年裡,這種不一致越來越明顯。

Imran:

以至於他們開始嘗試從全新的角度來重新定義加密貨幣。比如說Bridge.xyz 的創辦人,前幾天他在推特上表示,繼雲端運算、行動網路之後,下一個大平台應該是穩定幣。因此,他在討論中完全排除了加密貨幣,認為穩定幣是下一個重大變革的方向。

AI 和加密貨幣領域令人興奮的新創公司

Imran:

你對哪些新創公司感到特別興奮?因為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我們至少可以提前一個季度預測行業的趨勢,對吧?那你最感興趣的新創公司是哪些呢?

Qiao:

我認為在我們目前的批次中,有許多專注於穩定幣的新創公司,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在這一領域,它們都致力於特定地區或應用場景,例如匯款或收益管理。此外,我們也有一些專注於特定產業領域的AI 新創公司,例如一個用於科學研究的工具公司,還有一個利用AI 視訊模型進行廣告的公司。另外,還有一個團隊專門為加密應用程式提供程式設計服務,他們的團隊實力相當強,也讓人很期待。

Poof.new

Imran:

我對與幾家讓我感到興奮的新創公司合作感到非常期待,顯然,你提到的那些公司我也很感興趣。不過,Poof.new 是一個專為加密貨幣提供編碼服務的平台,我認為他們在這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團隊實力非常強,他們的成員來自Phantom 和Coinbase,對這個領域有深入的理解,並且在兩三年前就在Flow 上開發過類似的產品。因此,他們具備了建立優秀產品的專業知識,這在我看來非常重要。

Slop.club

Imran:

這個項目有些實驗性質。我知道你對它的看法。不過,Slop.club 是一個視訊生成平台。它使用了一些最新的模型,例如Google 的Clean 和Vo,能夠讓人們聚在一起創作和重混內容。這種功能很酷,甚至可以上傳圖片,然後圍繞這些圖片產生一些有趣的影片模型。這種互動和重混行為確實在消費者身上引發了一些新的趨勢。實際上,OpenAI 在市場上的切入點就是影像和影片的生成。因此,問題是,這些視訊模型將如何被使用?我覺得Slop 有點像4chan,但它是專注於視訊模型的。

Qiao:

核心的洞察是視訊模型能夠實現以前無法實現的新行為。是的,這大大減少了視訊創建和重混的時間延遲。因為在此之前,創作者製作影片需要很長時間。而現在,你可以透過一個提示在幾秒鐘內生成視頻,最多只需幾分鐘。重混的能力也是如此,你可以即時進行重混,而以前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這就是這個產品背後的核心洞見。

01 Exchange

Imran:

最後一個是01 exchange,這是由Photon 和Bullex 團隊創建的。你可能今天看到關於Bullex 創辦人的推文,他們似乎不太正面回應。他們賺了很多錢,而在加密貨幣領域,創辦人的激勵機制是一個獨特的挑戰。比如說,即使你是億萬富翁,或是銀行帳戶裡有數億美金,你是否還願意繼續開發產品?這是加密創辦人面臨的獨特挑戰,而最優秀的創辦人能夠克服這種困難。 Pump.fun 團隊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他們賺取了大量的收入,並且在產品上不斷創新,最近又宣布了直播功能。這是創辦人必須面對的獨特挑戰。

Imran:

Bullex 有點放慢了腳步,Photon 的情況也差不多。我不太清楚他們的產品進展如何。所以01 exchange 的團隊非常渴望,他們全天候努力工作,並且有一些獨特的方法來為交易者建立昇級的產品。這些就是我提到的一些產品。

軍事衝突對AI 發展的影響

Qiao:

潛在的軍事衝突可能會導致半導體供應鏈的中斷,這將對人工智慧的發展產生影響,尤其是在機器人技術方面,因為它們對硬體的依賴更強。

Imran:

而且很多硬體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對吧?

Qiao:

許多先進的晶片確實來自中國,雖然不是最尖端的,例如3 奈米製程的晶片,但稍微低一個檔次的晶片以及大量其他電子元件的生產都在中國進行。

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主導地位

Imran:

有趣的是,我發現中國在機器人領域佔據了主導地位。具體來說,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究類人機器人,但中國在全球工業機器人製造方面佔據了51% 的市場份額,而美國僅佔5%。

Imran:

這意味著,如果類人機器人的生產和銷售規模擴大,主要市場可能會被中國佔據,而不是美國。

Qiao:

我認為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像數位人工智慧和AI 智能體一樣。也就是說,美國會率先進行創新,成為領導者,創造許多新技術,然後中國會介入,將這些技術做得更便宜、更有效率。

Imran:

Uber 的創辦人Travis Kalanick 在有一期播客裡面提到,早些時候他與中國競爭對手競爭,每次推出新功能時,中國公司總能在一天內複製。他對這種速度感到非常驚訝,並因此對這些中國新創公司產生了一定的尊重。

你看看比亞迪的汽車,表現非常出色。我不知道你是否看過相關影片。車子的懸吊系統可以上下移動。我看過很多酷炫的功能,甚至考慮過是否要買一輛。雖然在美國買不到,但我真的很想了解一下。

Qiao:

我昨天和一個對中國電動車很了解的人聊過。中國電動車的優點是外觀豪華,內裝比特斯拉更好看,而且價格便宜,電池性能也不錯。但缺點是安全性不高,有很多關於這些車自燃的報告。

電池會著火,駕駛不是因為車禍而受傷,而是因為電池爆炸。這是一個問題。這類新聞通常不會公開,因為會被迅速審查。

另一個問題是全自動駕駛(FSD)。他們沒有這種技術。你知道,特斯拉在全自動駕駛方面遙遙領先。

中國在太陽能領域的進步

Imran:

你認為中國在哪些產品上領先美國?

Qiao:

在太陽能領域,尤其是在能源方面。

Imran:

我認為他們製造了全球約80% 的太陽能面板。

Qiao:

差不多。這些變化主要發生在過去十年,發展非常迅速。十年前,中國幾乎沒有這個產業,然後他們開始對這些產業投入大量資金。我覺得這背後有戰略考慮。雖然我不確定,但我認為中國大量投資於硬體製造,是因為在戰爭時期,這些產業會變得非常關鍵。現在,中國在船舶、汽車、太陽能等許多硬體製造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而這些在戰爭時期尤其重要。美國在過去幾十年中逐漸失去了這種能力。

Imran:

我覺得美國甚至從來沒有真正具備這種能力。比如說,我讀《晶片戰爭》這本書時發現,即使在那時,美國生產的晶片良率也不高。我認為他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Qiao:

這讓我想到了關稅戰爭。如果關稅的目的是把製造業帶回美國,那麼關稅可能不是最佳策略。更明智的做法是投資這些產業,確保本國的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具有競爭力,而不是透過關稅損害自己國家的產業,這是一種零和博弈。

Imran:

確實是零和遊戲。是的,你必須更加努力和快速地競爭。在美國重新投資製造業時,需要小心不要提高成本,因為這會影響消費者信心以及全球經濟。不過,我不太確定,有人說川普在進行複雜的戰略博弈。

上市的優勢

Imran:

當我閱讀Snapchat 的相關資訊時,了解到創辦人Evan 最近做了一次演講。他提到,公司上市後,他們在營運方面變得更加高效,無論是後台管理還是用戶獲取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這確實幫助他更好地管理公司。因此,我認為上市確實帶來了一些正面的影響,因為它促使創辦人在資本管理和用戶獲取方面更加謹慎。如果你要推出新產品,上市也迫使創辦人不僅要專注在短期目標,還要考慮未來5 到10 年的發展。因此,我認為,透過上市來提升營運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AI 的最新動態

Imran:

最近在AI 領域有什麼新鮮事嗎?我們聊過一些收購的事,不過你覺得如果一個創業者想在某個領域開發產品,他們會不會擔心OpenAI 或其他大型AI 公司可能帶來的影響呢?有沒有哪些行業或領域比較安全?

Qiao:

我個人覺得企業用例比消費性用例更安全一些。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是從企業領域來的,可以給你一些理由。

我覺得企業對變革的抵抗力更強。一旦企業開始使用你的AI 產品,他們就不太容易轉向其他產品,因為企業鎖定程度更深。原因在於,企業是由一群人組成的,而消費者通常是一個人。所以協調一群人去換產品要比協調一個人難得多,對吧?所以我認為這就是企業轉換成本比消費者高的原因。你怎麼看?

Imran:

你的觀點很有道理。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我看到企業確實對變革有抵觸。是的,但他們抵觸改變是因為很多產品都是捆綁銷售的。

Qiao:

比如說微軟。如果你訂閱了Office 365,你很可能還會使用Azure、Outlook 等其他產品,基本上已經被鎖定了。

Imran:

微軟Teams 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微軟Teams 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Slack 的成長,因為它對所有Office 365 的訂閱者都是免費的,而這些訂閱者大多是企業。

所以我覺得,企業其實更容易將這些客戶轉化為新的產品,因為他們已經被訂閱鎖定了。例如Canva,昨天我們的創辦人發推文說他們推出了自己的教育產品。這些教育機構,如學校、大學,可以看作企業客戶,他們都被鎖在這個軟體中。現在他們發布了一個新產品,任何孩子都可以創建一個應用,對吧?所以想像一下,像Lovable 或Bold 這樣的產品可以免費提供給所有人。那些原本想爭取這些客戶的新創公司,現在就沒機會了。他們仍可以嘗試逐一爭取,但需要一個銷售團隊來滲透每個市場。

不過這裡有個反例,就是Zoom。我之前提過這個例子,雖然Zoom 現在不如以前,但在疫情期間,Zoom 的使用量激增。 Zoom 成功的一個原因是每個消費者都在使用它。因為消費者在用,企業也更容易接受並採用這個新的影片平台,因為他們在家裡每天都在使用它。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iPhone 和BlackBerry 之間。 BlackBerry 曾是企業硬體設備的標準,而iPhone 變得無所不在。這一切都是透過消費者管道發生的。一旦消費者接受了,企業就得改變。歷史上就是這樣發生的。這次會有所不同嗎?也許吧。

Qiao:

但你並沒有反駁我的觀點。我說的是,企業更難被OpenAI 幹擾。如果你為企業開發一個AI 產品,OpenAI 的干擾會相對較小,而為消費者開發的產品則更容易被幹擾。

Imran:

OpenAI 可以為企業開發產品。他們已經有企業支持。因為他們是先行者,許多企業可能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採用了OpenAI 的產品。因此,OpenAI 進入企業市場是相對容易的。

Qiao:

你的意思是因為OpenAI 有大量的消費者,所以他們也更容易進入企業市場?

Imran:

沒錯,因為他們已經跟AI 劃上了等號。所以,他們更容易贏得與AI 相關的鄰近產品。微軟也是如此。微軟和OpenAI 之間的競爭就是一個例子。你知道的,微軟做了一些重大舉措,他們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他們將許多原本在Azure 上的工作負載轉移到了Oracle 和其他供應商,以平衡與微軟的競爭。因此,微軟現在也正在開發自己的產品,他們必須贏得這些用戶。所以,OpenAI 正在與所有人競爭。我認為他們正在與太多的對手在太多的戰線上作鬥爭,而這樣做往往會導致失敗。

Qiao:

回到最初的問題,哪些類型的AI 應用更難被OpenAI 輕易幹擾?我認為,純粹的應用層新創公司相對於OpenAI 有一個優勢,因為這些應用層新創公司可以選擇多種基礎模型,而這些模型各不相同。在某些領域,某些模型的表現可能會更好。例如,Cursor 和Windsurf 就使用了Anthropic 的模型,因為在編碼方面,Anthropic 的模型優於OpenAI 的模型。因此,OpenAI 不能只憑自己的模型來建立開發工具,他們必須去收購Cursor 或Windsurf。這就是應用層新創公司抵禦OpenAI 的一種防禦能力。這樣有道理嗎?這本質上是網路效應。

Imran:

是的,選擇不同模型的能力。你只有在有分銷管道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這一點,對吧?

Qiao:

但你之所以能獲得分銷,是因為你先建立了有用的東西。

Imran:

我認為在這些情況下,他們都是市場的先行者,並且迅速適應了。

Qiao:

我認為很難預測哪些產業能夠抵禦OpenAI 的衝擊。這真的很難預測。

Imran:

因為這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應用是否能快速行動,以獲取大量用戶並擁有廣泛的分銷;第二,取決於OpenAI 實際上想做什麼,他們想進入哪些行業。這真的很難預測。

OpenAI o3

Qiao:

OpenAI 剛剛發布了o3,他們的基準測試結果相當不錯。我覺得他們表現得非常好。

有人說這接近通用人工智慧的模型,我不太喜歡這種說法。

Qiao:

不過有人給它出了個簡單的數學題,結果它沒能解出來。

Imran:

不過這o3 排名都很高,表現超過了Gemini 2.5。所以o3 現在是這個類別中表現最好的模型,尤其是在長文本推理方面。

Imran:

那跟Google的Gemini 比起來呢?

Qiao:

正如我所說,我認為Google的Gemini 2.5 現在是第二名。

AI 模型的競爭性

Qiao:

這又回到了先前的觀點,應用層的優勢在於它們能夠快速適應最新的模型,而OpenAI 只能使用自己的模型,這就是一個根本性的差異。

Imran:

在這個階段,模型本身幾乎不那麼重要了,關鍵是他們的分銷管道。

Qiao:

是的。我覺得切換模型比換平台容易得多。 AI 模式的防禦能力較低,更像是商品化,而區塊鏈則不那麼容易被取代。

Imran:

有趣的是,雖然如此,例如扎克最近發布了Llama 3 和Llama 4,競爭變得非常激烈。現在幾乎沒人願意用Llama 4。有趣的是,一些離開的研究人員,例如曾參與Llama 2 和Llama 3 的,現在去了OpenAI。你可以看看他的LinkedIn。

Qiao:

你看到了嗎?我看到那條訊息了,挺有趣的。他在工作描述中寫道,他參與了Llama 2 和Llama 3,但沒有參與先前的版本。

Imran:

這一切都顯示出競爭的激烈程度。如果沒有資金或頂尖人才,就沒有競爭優勢。所以模型方面的競爭已經結束。像OpenRouter 和Freedom GBT 這樣的聚合模型是一個有趣的方向。

Imran:

因為至少這樣的話,我曾經向一些人推銷Freedom GBT 的想法,我問他們,是否覺得OpenAI 是唯一的選擇。順便說一下,我問了大約25 個人,沒有人聽說過其他任何東西,包括Perplexity 和Gemini。現在人們只知道OpenAI。我跟那些12 到18 歲的孩子們交談,他們從未聽說過OpenAI 以外的任何東西。

因為至少這樣的話,我曾向一些人推銷Freedom GBT 的想法,問他們是否認為OpenAI 是唯一的選擇。順便說一下,我問了大約25 個人,沒有人聽說過其他任何東西,包括Perplexity 和Gemini。現在人們只知道OpenAI。我跟那些12 到18 歲的孩子們交談,他們從未聽說過OpenAI 以外的任何東西。

然後我向他們介紹Freedom GBT 的想法,問他們是否了解這個問題,他們說有時候他們討厭OpenAI 沒有回應他們的某些問題。我問他們,想知道X 嗎?他們說當然。然後我問他們是否了解Freedom GBT,我向他們解釋了整個模型的概念和OpenAI 的概念。最後他們明白了。

Qiao:

我現在使用AI 的方式是,通常我會問一個問題,至少會問幾個不同的模型。通常是ChatGPT 和Gemini,但有時候我也會用DeepSeek、Claude,因為它們給的答案各不相同,我需要在它們之間進行交叉驗證。

Imran:

我發現有些模型我會選擇特定用途,我們在上次的節目中也討論過。例如,我知道Google 的Gemini 在某些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我非常喜歡Google 的Gemini,因為它可以分析YouTube 影片和其他專有內容,對吧?

它實際上會調取所有來源,所有視頻,都是從哪裡提取內容的。我認為YouTube 上有很多細微的觀點或訊息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因此,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切入點。

AI 的記憶功能

Imran:

我們之前討論過記憶功能,因為我和Oak 在這方面做了不少改進。我覺得這裡面有一些模式,而你似乎不這麼認為。你覺得記憶功能有模式嗎?我很想聽聽你的看法。

Qiao:

我覺得確實有些模式存在。雖然不是特別明顯,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當然,它是有用的,不過我不太確定他們具體做了哪些改進。所謂的「完全記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以前問過ChatGPT,比如說,你覺得我的MBTI 類型是什麼,基於你對我的了解。它給出的答案還不錯。我一直以為記憶功能已經存在了。所以我不太清楚他們發布這個功能時具體有什麼變化。

Imran:

是的,我也不太清楚具體影響。從我了解到的資訊來看,他們擴展了記憶功能,可以在不同對話中記住更多關於你的信息,並從中提取數據。我知道OpenAI 有一個記憶按鈕,有時我會重置它。這是以前的事,因為我很謹慎。現在我不太擔心了,因為它有了我的一些背景信息,這樣可以更好地提供答案。你會感覺到這些答案是為你量身訂做的。例如,它知道我在X 和Y 方面有問題,所以可能會因為這個調整答案。我很感激這種功能。有時候,我會覺得它像個人,似乎了解我一樣。這種感覺讓我有些不安,因為我知道這只是AI。但如果我有這種感覺,我想很多人可能已經和它建立了某種關係。

Qiao:

就像鋼鐵人和賈維斯一樣。我並不認為它是一個有意識的存在,雖然有些人可能會這麼覺得。

Imran:

我並不覺得它有意識,但它的對話方式,以及它如何針對你量身定制對話,確實有一些人類情感的體現。就像你可以和某人產生共鳴,它也能與你產生共鳴,我覺得這很奇怪。

我認為這裡面確實有一些模式。因為你和某個系統的連結越緊密,它對你的了解越多,你就越難切換到其他東西。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

您也可能喜歡

以太坊公共物品資助協議Gitcoin關閉其軟件部門

快速概述 Gitcoin宣布關閉其主要的軟件開發部門Gitcoin Labs,部分原因是缺乏盈利能力。作為轉變的一部分,該項目將結束其Grants Stack資助管理工具和Allo Protocol區塊鏈資助機制。

The Block2025/04/25 22:45
以太坊公共物品資助協議Gitcoin關閉其軟件部門

Solana 的「MSTR」—— DeFi 發展公司提交 10 億美元的儲架式發行申請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快速摘要 DeFi 發展公司,這家最新購買並質押 SOL 作為 Solana 轉型的一部分的上市公司,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 10 億美元儲架式發行申請。儲架式發行允許公司註冊新證券的發行,以隨時間提供股權和債務銷售。

The Block2025/04/25 22:45
Solana 的「MSTR」—— DeFi 發展公司提交 10 億美元的儲架式發行申請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