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快速買幣市場交易合約BOT理財跟單
從 AI 代理調研到川普一戰單幣五億收益:專訪 1000X GEM 創辦人 CryptoD 鏈上交易經驗談

從 AI 代理調研到川普一戰單幣五億收益:專訪 1000X GEM 創辦人 CryptoD 鏈上交易經驗談

AbmediaAbmedia2025/03/26 01:14
作者:Neo
從 AI 代理調研到川普一戰單幣五億收益:專訪 1000X GEM 創辦人 CryptoD 鏈上交易經驗談 image 0

在 VC 幣式微的週期,鏈上土狗已成幣圈新戰場。專注於鏈上交易的 1000X GEM 創辦人 CryptoD 更是於川普幣時單幣 1700 萬美元收益一戰成名。1000X GEM 社群的調研範圍從需要技術背景的 AI 代理調研,到交易敘事的迷因幣都有。究竟這些鏈上交易員是如何決定出手與離場,如何篩選標的,枯坐掃鏈一天的作息又是如何呢?鏈新聞專訪 CryptoD,請他分享一路走來的經驗談。

什麼是枯坐掃鏈?海量訊息中抽絲剝繭,找出真正有用的部分

Q:想請 Devin 先分享一天行程作息大致如何?對於非鏈上土狗玩家來說,可能很難想像打狗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大約工作時長及時段等。常聽人家説枯坐掃鏈,是什麼意思?

CryptoD:首先,我是一名全職鏈上交易員,並沒有 web2 的工作,這讓我能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鏈上與社群上,通常一天會在電腦前 15 小時左右。我一直相信「注意力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

我的作息比較偏夜貓子型,通常是天亮才睡,睡到下午才起床。起床後,我會先打開 gmgn 的熱門頁面,快速瀏覽一下睡覺期間是否有新的敘事或金狗出現。接著我會看看自己社群的狀況,觀察群友們都在討論什麼,最後再去推特上刷一下資訊。

從宏觀的大環境 (例如川普發表了什麼政策、FOMC 講了什麼) 到微觀的幾小時內,有哪些市值較高的新 CA 出現,敘事是什麼,有沒有人在推特上討論,快速過一輪。

至於「掃鏈」,這個詞的定義其實越來越廣了。早期的掃鏈可能只是盯著新 CA,但對我來說,現在的掃鏈還包括過濾社群裡的聊天內容、刷推特資訊,甚至建立和維護一個屬於自己的聰明錢包資料庫。這些資訊的整合與分析,都是在「掃鏈」,也就是在海量訊息中抽絲剝繭,找出真正有用的部分。

關注出圈潛力及引發情緒的敘事,倉位大小因買入時市值而異

Q:可以分享一般的工作流程嗎?一天可能有上百甚至上千個迷因幣出來,CryptoD 是如何挑選幣種以及決定上的倉位大小?

CryptoD:就如同我提到的,所謂的「掃鏈枯坐」其實並不是真的坐著發呆,而是在這段時間內專注地過濾社群聊天內容、瀏覽推特資訊,甚至整理並維護一個屬於自己的聰明錢包資料庫。這些資訊的整合與分析,都是掃鏈的一部分,也就是在大量訊息中抽絲剝繭,找出那些真正有價值的資訊。

每天雖然確實有上萬個新幣誕生,但真正值得出手的,其實少之又少。有時候甚至一天連一個都沒有。至於我會選擇什麼幣種,主要還是依賴前面提到的資訊篩選方式,找出具備「出圈」潛力或能引發情緒共鳴的敘事。

出圈,對我來說的定義,是能夠吸引 web2 玩家注意並進場的敘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 Elon 的 DOGE。他憑藉自身在 web2 的影響力,讓許多人因為信仰 Elon 而買入 $DOGE。近一點的例子像是 $MOODENG,當時河馬幾乎是流量頂流,在 web2 各大社群平台的播放量可能破幾十億;再到最近的 $TRUMP,由美國總統發行迷因幣,堪稱目前為止最具影響力的出圈敘事。

而「引發情緒」的敘事就更廣義了,因為情緒本來就是主觀的,並非所有人都會有相同的感受。比較經典的例子是 UFD,一個做黃金與貴金屬的國外博主公開嘲諷 meme ,結果反被別人用來發行迷因幣。我認為炒幣的人多半都有點反骨,越是被看不起,越想證明給別人看。UFD 當時就成功抓住這種「對 Old Money 抗爭」的情緒,取得了不錯的表現。

至於倉位分配,我會根據發現該幣時的市值來決定我投入的資金量。通常,我會拿該代幣總量的 0.2% 至 1% 左右。舉例來說,如果發現時的市值是 100 萬美元,那我會投入大約 2,000 至 10,000 美元;若市值是 1,000 萬美元,那麼投入金額則可能是 20,000 至 100,000 美元不等。

新手如何培養迷因世界觀?加入多個社群,從實作中學習

Q:當初會注意到 CryptoD 是在 Trump 之前,那時候就知道 1000 GEM 在 AI Agent 相關調研非常有名。想問 Devin 在做 AI Agent 調研的時候會如何分析專案?對新手來說有哪些切入點是相對低門檻但必要的嗎?

CryptoD:AI Meta 那段期間也是我社群成長最快的時候。我本身並不具備工程背景,但剛好有一些老群友在 web2 就是從事相關技術工作,他們能看懂代碼,甚至能夠判斷每個 AI Agent 背後的技術含量。這對我們在篩選標的時省下了很多力氣。

所以對我來說,我只需要信任群友的調研成果,再去評估目前 AI 敘事中的龍一市值,與我們關注的其他 AI 項目之間的市值落差,從而判斷是否值得進場,以及該進多少倉位。

對新手來說,切入點如果要從零開始摸索,可能需要花非常長的時間。我認為更快速有效的做法是「加入多個社群」,並嘗試去了解每個社群的屬性、文化,以及裡面每個人的專長與強項。有些人發的 CA 甚至不用多看就知道可以直接忽略;但也有些人,只要他發了某個 CA,背後一定有其邏輯與判斷依據,值得深入研究。

所以,與其一個人從頭開始培養 meme 世界觀,我更建議新手多加入幾個社群、觀察並學習有經驗的玩家,從實作中學習,這會是更快也更有效的方式。

 

Q:目前炒迷因有分看數據跟看敘事,想問 CryptoD 本人比較注重哪一點?就我所知所謂聰明錢丶內幕地址這些數據似乎都能造假,但找角度是否蠻看天份的?

CryptoD:我本身比較偏向敘事派。至於數據或內幕地址這類資訊,現在工具其實很多,像是 gmgn 一眼就能看出端倪,基本上不太會有人輕易上當。有些 CA 點進去一看,就知道是設計來割人的。

至於「聰明錢」怎麼定義,我認為要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看。廣義來說,聰明錢就是那些過去賺了很多的錢包。但重點是,你要進一步觀察每個聰明錢包的屬性。有些是高頻 PVP 玩家,有些甚至本身就是割跟單的。最適合參考的,是那種「鑽石手」型的聰明錢包,他們能夠在看準一個敘事後堅定持有,最後拿到巨大回報。

所以在建立自己的聰明錢包資料庫時,我會針對每個地址進行分類,這有助於我在掃鏈時更快判斷敘事的真實性與潛力。至於「找敘事角度」這件事,我認同有部分是天賦。有些人天生就比較幽默、觀察力獨到,總能先看到市場哪些標的有潛力。

但我認為這也可以靠後天培養。只要你在市場上待得夠久,每天去復盤那些金狗為什麼會成為金狗,背後的成因是什麼?是單純的敘事好?還是因為有特定人物站台?久而久之,這些資訊都會累積成你潛意識的一部分,成為你判斷一個 CA 是否有機會成為金狗的依據。

同名幣如何挑選?遵循馬太效應,強者恆強

Q:名人幣/動物幣常出現一個問題,同名的幣太多,要如何選擇?或著說流動性太分散就不上這個幣了。

名人幣通常不會出現太多同名的問題,因為只有該名人透過官方社交媒體發布的 CA,才會被視為真正的龍一。這類幣種的龍一認定標準很清晰,市場不太容易搞混。

至於動物幣,在早期階段多幣共存是常見現象,但隨著時間推移、社群逐漸成型,資金通常會自然集中流向 OG 成立較早、市值最高、流動性池最大、社群活躍度最強的代幣,這樣的項目才有機會脫穎而出成為龍一。

(BROCCOLI 之亂買哪隻!CZ 公告新寵物名稱後迷因幣百家爭鳴,盤點有望上所的 CA 們)

99.9% 迷因幣終將歸零,新手一率建議翻倍出本

Q:常說賣比買還難,想問 Devin 通常是如何決定賣出的?畢竟許多幣可能 20~40 M 就是頂點了,能拿到接近 1B 的格局絕對是少數。

CryptoD:止盈絕對是一門大學問。對新手來說,我一律建議「翻倍出本」,因為土狗市場波動極大,而 99.9% 的迷因幣最終都會歸零。我們無法控制市場,只能控制自己的倉位與風險。

至於什麼時候會選擇出掉大部分倉位,我認為得視當下市場環境而定。如果市場幾週都沒有一隻能突破 10M 的幣種,那就該調整心理預期,即使自己對某個敘事非常看好,也要因應環境保守操作。這種情況下,我會在出本後,透過觀察 K 線走勢、社區氛圍的變化,以及 holder 地址數的成長速度是否趨緩,來判斷是否逐步減倉。

當 Web3 失去新敘事,Meme 幣成情緒累積的結果

Q:從去年 WIF丶BOME 開始,迷因季似乎也過了一年了,甚至可以說迷因幣是這個週期的主題材。Devin 覺得這個迷因季暫時結束了嗎?還有你猜想未來的週期會怎麼跑?

CryptoD:我認為 meme 幣在這一輪之所以能這麼火熱,是因為這是過去十幾年情緒累積的結果。除了 BTC 與少數 L1 的智能合約外,幣圈其實已經許久沒有新的敘事出現了。許多看似高大上的 VC 幣,最終只是來 Web3 收割流動性而已。也因為這樣,memecoin 作為一種更草根、更公平發射的選擇,自然而然獲得市場大量關注。

當人們開始意識到 Web3 並沒有真的改變世界時,memecoin 成為資金與情緒的主要出口。當然,若未來 Web3 再次出現真正創新或具有說服力的新敘事,那麼市場的注意力才有可能從 meme 幣上抽離。

情緒過後,迷因幣是否留下文化

Q:「一支標的被特定 KOL 喊單」是一種敘事嗎?跟其他角度的敘事有何不同

CryptoD:我認為更準確來說,那只是一種情緒的引爆。一個 meme 被關鍵人物提及、回覆或轉推,確實能引發短暫的 FOMO 情緒。但真正關鍵的是:在情緒過後,這個 meme 是否留下了文化,有多少人,願意在 FOMO 情緒退散後,因為這個 meme 所傳遞的情緒與社群所凝聚的向心力,而選擇繼續持有。不因為別的,只是因為這是一場值得參與的集體記憶。

創新與第一性原則永遠是市場核心

Q:近期主打 DeFi 的鏈興起,如 Berachain 及 Sonic,Devin 看好迷因幣與 DeFi 的結合嗎?

CryptoD:有注意到最近我社群裡很多人都對 Sonic 的 DeFi 很熱衷,但因為我參與過 2021 年的 DeFi Summer,如果現在玩的還是上一輪的那些老套玩法,對我來說其實吸引力不大。不過我還是會持續關注這些項目的發展,如果真的有新的創意或創造性玩法出現,我還是會考慮分配一些資金進場,畢竟創新與第一性原則永遠是這個市場的核心。

這篇文章 從 AI 代理調研到川普一戰單幣五億收益:專訪 1000X GEM 創辦人 CryptoD 鏈上交易經驗談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

您也可能喜歡

Bitget 現貨槓桿新增 WAL/USDT!

Bitget Announcement2025/03/31 03:13

分析70萬美元預言機操縱漏洞突顯DeFi保險庫的脆弱性

簡要概述:在二月份,一次預言機操縱攻擊影響了以太坊第二層網絡ZKsync上的DeFi協議,其中包括Venus Protocol,該協議因承擔不良債務而遭受了71.7萬美元的損失。攻擊者利用閃電貸款並利用標準ERC-4626代幣化金庫中的基於捐贈的漏洞,操縱了Mountain Protocol的wUSDM包裹收益穩定幣的匯率。

The Block2025/03/31 03:01
分析70萬美元預言機操縱漏洞突顯DeFi保險庫的脆弱性

PumpSwap 去中心化交易所推出10天後累計交易量突破100億美元

PumpSwap 是由 memecoin 平台 Pump.fun 最近推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在短短 10 天內累積交易量已突破 100 億美元,撼動了 Solana DEX 生態系統。該 DEX 的成功對 Raydium、Meteora 和 Whirlpool 等其他主要交易所的市場份額產生了重大影響。

The Block2025/03/30 18:34
PumpSwap 去中心化交易所推出10天後累計交易量突破100億美元

隨著用戶活動和交易量下降,Uniswap的應用商店排名下滑

快速摘要 Uniswap 的美國應用商店排名在支持加密貨幣的選舉勝利後飆升,但隨後從第 99 名跌至第 364 名。以下是 The Block 的數據與洞察通訊中的一段摘錄。

The Block2025/03/30 14:23
隨著用戶活動和交易量下降,Uniswap的應用商店排名下滑